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目标在线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1,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从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更替规律和五带的划分等方面,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震波的的分类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圈层特征、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征。【考纲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区 别项 目自转公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运动方向通称自西向东通称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周期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1 个回归年(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 0 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 15°/小时平均 1°/日(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平均约 30 km/s(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 ,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 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 4-6。① 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 0º;② 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 90º;③ 直射点 A 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 B 的纬度之和等于 90º;如当太阳直射在 20ºS时,切点 B 的纬度为 70º´N 或 70ºS。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 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3)日界线国际上规定 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