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区位、经济基础、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运用实例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发展、变化的区位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教学方法】⒈ 课件展示、看图讲解法 ⒉ 小组合作探究 ⒊ 讲授法 ⒋ 读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 阅读分析图 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课件展示),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二 )质疑讨论一、城市的区位选择1、区位与城市区位的含义: 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三)反馈矫正⑴ 河流[学生思考] ① 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也非常密集?② 教师﹙课件展示﹚长江流域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找出武汉、重庆、宜宾并且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广州、上海、天津并说出这三城市位置分布有何共性?[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强化提取信息及图文转化能力与表达能力,加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总结]① 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再者河流为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② 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教师追问] 看课本图 2-2-1“巴黎市区的变化”思考: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1[学生回答] 略。[教师总结] 河流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因此一些古城外有护城河。⑵ 地形与气候[教师提问]﹙课件展示﹚“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怎样的地形? ② 请说说有哪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组讨论] 略。[设计意图] 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及读图分析能力,有利于以学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分析六大城市带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使学生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形成共同认识。[教师总结] 纬度:中低纬度地形:平原,沿海平原气候:适宜的气温,适度的降水我国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第三阶梯、沿海、平原地区 ⑶ 矿产资源[教师提问] 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等优势,为什么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