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复习目标:1、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2、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昼夜长短的变化5、四季与五带复习重难点:1、地球公转概况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公转 北极上空俯视 时针方向1、方向:自西向东 侧面: 南极上空俯视 时针方向 形状:接近 的椭圆轨道2、轨道: 近日点附近: 月初 对地球的影响 远日点附近: 月初3、周期: 年,365日 时 分 秒 近日点附近:速度较 4、速度: 远日点附近:速度较 二、黄赤交角 自转:赤道平面 1、两种运动的叠加 (23026’) 公转:黄道平面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向北移动(从 日到 日);向南移动(从 日到 日)。周期是 日 时 分 秒,叫做一个 年。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含义:正午(地方时间12点)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为太阳高度日变化中的 值2、变化:(1)随纬度的变化:由 所在纬度向 递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2)随季节的变化:离 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日达到最大值, 日达到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日达到最大值, 日达到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 次太阳直射。3、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度— 纬距1 太阳能支腿的高度变化4、生活中的正午太阳高度: 商品房的采光问题 楼间距大小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赤道和其他纬度的春秋分日: 赤道:终年昼夜等长 各地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半球的夏半年 附近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 值, 范围达最大 各地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半球的冬半年 附近出现 现象(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 值, 范围达最大 春秋分:全球 五、四季的更替 直接原因: 1、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2、不同纬度的季节更替: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最明显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 ( )A.角速度较快,线速度较慢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C.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比北半球多 D.北半球正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