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备人:余正萍(先以习题的形式对上节复习知识进行知识回顾)题:当北印度洋流顺时针运动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涉及洋流和气候两要点:季风洋流和地中海气候。复习复习过程----学案部分[考纲及解读]1.记住自然带的概念、名称和分布规律;2.区别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分析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性。解读:1.区域定位及其自然带的确定;2.考查水平自然带与垂直自然带的相互关系;3.以理想大陆或特定山地为例,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纬度位置 和 海陆位置 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 气候 ,不同的气候,以对应与之统一的、有代表性的 植被 的和 土壤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地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的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二.1、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水分条件纬度位置 经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中 、 低 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热量条件海陆位置 纬 (经、纬)度方向的更替 中 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海拔高度 垂直 方向与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2、垂直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 低 ,海拔越 高 ,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考点(重难点)突破一、通过课本 60 页图结合定时训练 3、4 题,2009 年山东高考文综题第 1 题,复习强调水平地域分异。附题:(08 广州一模)读下图,完成 3~4 题。 3.沿 X Y 一线考察自然带谱,先后经过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反映了 A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4.如果要考察从 M 到 N 的自然带谱,在实地考察中,最理想的线路应选择 BA.30°E B.60°E C.90°W D.90°E图 1 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1.农业地带沿 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B A 水分 B 热量 C 地形 D 土壤1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非洲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考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与尼罗河河谷农业。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