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 37-38 课时 椭圆(1)学案 文一、复习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2、能运用椭 圆的标准方程以及椭圆的定义(①②)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基础训练:1、化简方程+=6,使结果不含根式,则方程为 2、椭圆的两个焦点是 F1,F2,过 F1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M,N,则△MNF2的周长是 3、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 )a=4, b=3,焦点在 x 轴上 ;(2)b=1, c=,焦点在 y 轴上 ;(3)两个焦点分别是 F1(-2, 0),F2(2, 0),并且过点 P(, -) ;4、椭圆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 k 等于 5、 在△ABC 中,∠ACB=60°,sinA∶sinB=8∶5,则以 A,B 为焦点且过点 C 的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6、椭圆+=1 的焦点为 F1,F2,点 P 在椭圆上,若|PF1|=4,则∠F1PF2的大小为________.7、如图,F 是椭圆焦点,A 是顶点,l 是准线,P 为椭圆上任一点,Q 为过 F 垂直于 X 轴的交点,则在下列关系:e =,e =,e =,e =,e =中,能正确表示离心率的有 个。三:例题讲解:1、△ABC 的三边 a>b>c 成等差数列,A,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1,0). 求顶点B 的轨迹.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已知椭圆 C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长轴是短轴的 2 倍,且过点 P(2,-6);(2)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3)求经过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3、设 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的一点,已知 P,F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 PF1>PF2,求的值4、(1)已知椭圆 3x2+4y2=12上的点 P 与左焦点的距离为,则点 P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2)已知 F1,F2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内一点 M 的坐标为(2,-6),P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M|+的最小值.5、如图,点为圆形纸片内不同于圆心的定点,动点在圆周上,将纸片折起,使点与点重合,设折痕交线段于点.现将圆形纸片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圆:,记点的轨迹为曲线.⑴ 证明曲线是椭圆,并写出当时该椭圆的标准方程;⑵ 设直线 过点和椭圆的上顶点,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点,若椭圆的离心率,求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四、巩固迁移:1、已知椭圆(a>5)的两个焦点为 F1、F2,且|F1F2|=8,弦 AB 过点 F1,则△ABF2的周长为 .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点 P 在椭圆上,若 P、F1、F2是一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