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 2014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 36 课时 化学平衡(2)【考纲要求】1.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有关理论加以解释;2.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能运用该原理对化学平衡移动情况进行分析;3.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分析】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1.对反应:A(g)+3B(g)2C(g);△H<0,达到平衡后降低气体混合物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 D.改变浓度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后,B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 D.a>b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 A(g)+3B(g)2C(g)达到平衡,若保持温度不变,以平衡反应混合物中 A、B、C 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 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 v(正)减小,v(逆)增大 B.新平衡时 c(A)减小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 C 的质量分数增大5.可逆反应 mA(固)+nB(气)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 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 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 n>e+fD.达平衡后,增加 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6.(2012 苏锡常)在定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 ; ΔH=a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 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a>0 B.当 v 正(H2)=v 正(H2O)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当平衡浓度符合 c(CO2)•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