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水高级中学 2013 届历史二轮复习学案(8)模块五 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专题讲解】【思维拓展】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阶级重大事件救国方案背景结果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平均主义《天朝田亩制度》鸦片战争后失败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瓜分狂潮被镇压,但粉碎列强瓜分中国计划。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潮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未付诸实施洋务派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第 二 次 鸦 片战争甲午战争失败而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甲 午 战 争后 , 列 强 嫌弃瓜分狂潮被镇压,但推动了思想解放革命派辛亥革命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辛 丑 条约 》 签 订 ,清 政 府 成 为洋 人 “ 朝廷”推 翻 君 主 专制,建立了资产 阶 级 共 和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辛亥革命后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基础。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近代中国思想界演变的特点从主题上看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色彩。从任务上看争取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从阶层上看具有广泛性(农、地、资、无产阶级都提出自己改造社会的方案)从内容上看探索具有渐进性,层次性,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器物层次(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层次(新文化运动)从关系上看探索具有继承性、发展性;各个阶层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从途径上看都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从过程上看同时又是由被动接受(如林则徐等新思想萌发、洋务思潮)到主 动选择 的过程(如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从结果上看近代前期的抗争与探索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只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2、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三 次 思 想解放潮流核心思想特点局限影响维新思想变法改良,实行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没 有 摆 脱 儒 家思想解放( 戊 戌 变法)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康)利用进化论批判旧制度(严复)思想的束缚民 主 革 命思 想 ( 辛亥革命)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