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学案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学案_第1页
1/7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学案_第2页
2/7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学案_第3页
3/7
氾水高级中学 2013 届历史二轮复习学案(2)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专题讲解】一、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朝代制度机构职能特点秦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与牵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内朝(中朝):外朝(三公):以内朝牵制外朝,削弱相权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宋朝二府三司制度中书门下(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相权有所提高明朝内阁制内阁:司礼监:秦朝军机处军机处:趋势: 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时间特点作用分封制西周——战国血缘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在诸侯国拥有世袭统治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贵族巩固了西周统治。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统治)郡县制秦朝——清朝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绝对服从于中央。垂直管理,官僚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郡国并行制西汉封国和郡县并存,相互牵制造成西汉初年王国问题行省制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民政受制于中书省,军政受制于呈报枢密院。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朝代夏商周两汉魏晋隋唐以后选官方式世袭自上而下推举中正官推举考试选拔特点贵族子弟世代继承(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封闭性)公开选拔,公开考试(公开公平开放)选拔依据血缘前 期 : 德 、 才 ( 孝廉)后期:门第门第考试成绩(才干)作用贵族垄断前期利于人才选拔后期豪门把持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巩固儒学地位【史论必记】 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将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公开考试、公平录取,形成了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尝试练习】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