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所含的粒子数( N )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 V )(非标准状况)物 质 的 质 量( m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 )( )( )( )( )( )( )课题 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2.知道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计算的格式规范。3.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活动过程】活动一:回忆物质的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粒子数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物质的量(n)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贯穿整个高中学习过程,完成下图,体会这些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活动二:体会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价值1.寻找“CO2+C====2CO”反应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若找不到定量关系的,填无法确定)。反应体系中的物质CO2CCO⑴ 化学计量数⑵ 粒子数点燃⑶ 物质的量⑷ 质量⑸ 体 积 ( 相 同 条件)2.从上述关系看, 哪些物理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活动三:参考教材中的解题格式,解决下列有关计算问题1.将 50gCa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理论上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得到CO2的体积是多少?2.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用该反应制取标注状况下 1.12L 氧气。⑴ 计算至少需要称取过氧化钠的质量。⑵ 若反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200mL,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浓度。【课堂反馈】1.下列金属在适当条件下与水作用均能生成气体。当它们分别与足量 水作用消耗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时,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钠 B.钾 C.镁 D.铁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1 B.2∶1 C.1∶1 D.1∶33.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1 B.2∶1 C.1∶1 D.1∶34.把 ag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加入过量 NaOH 的溶液(已知氢氧化铝可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仍为 a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70% B.52.4% C.47.6% D.30%5.甲、乙两烧杯中各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