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高一语文《离骚》公开课导学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一. 了解屈原生平,领悟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 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三. 了解两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移情和比喻。教学重点一. 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二. 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三. 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教学 难点一. 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二. 品味、鉴赏诗歌中移情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 了解屈原生平,领悟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 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自主预习:1. 注音。孟陬( ) 重( ) 汩( ) 搴( ) 阰( )2. 一词多义。 何不改此度 帝高阳之苗裔兮度 之 又重之以修能 皇览揆余初度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惟庚寅吾以降 恐年岁之不吾与以 肇锡余以嘉名 与 乘骐骥以驰骋兮 春与秋其代序 3. 查找“楚辞”相关知识。4. 介绍屈原及《离骚》。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大家还记得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吗?谁能说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是什么意思?切块一:初读体验。(一) 播放朗读录音。(二) 学生自由诵读。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三) 学生齐读。(四) 提问:你反复诵读之后,觉得这首诗外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切块二:相关知识介绍。1. 介绍楚辞。2.介绍屈原及《离骚》。2. 解题。切块三:再读感悟。学生齐读全文。切块四:自主学习,理解诗句。(一)学生参阅注释翻译诗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句子的字面意思即可。(二)个别学生发言,老师点评。(三)再次诵读全诗。切块五:整体感知。按习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为一节,课文 24句为《离骚》的前六节。这六节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又可以分成几部 分呢?各部分又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提示:课文右侧的“对话栏”里的内容能够给我们一些帮助。)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点评。切块六:巩固提高。根据提示:请找出相应的诗句。血统高贵,器宇不凡: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勤勉修行,自强不息:切块七:诵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和情感,尝试背诵。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