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1.2.3 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能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2.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的算法.规范流程图的表示以及循环结构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北京获得了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你知道在申奥的最后阶段,国际奥委会是如何通过投票决定主办权归属的吗? 对遴选出的 5个申办城市进行表决的操作程序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有一个城市得票超过总票数的一半,那么该城市就获得举办权;如果所有申办城市得票数都不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则将得票数最少的城市淘汰,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选出一个申办城市为止。2.问题:怎样用算法结构表述上面的操作过程?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算法表达,然后画出流程图.三.建构数学1.循环结构的概念: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循环结构,先执行框,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若为假,则再执行,再判断给定的条件是否为假……,如此反复,直到为真,该循环过程结束。2.说明:(1)循环结构主要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问题中; (2)循环结构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实现。 3.思考:教材第 7 页图所示的算法中,哪些步骤构成了循环结构?四.数学运用1.循环结构举例例 1.(教材第 12 页例 4)写出求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算法 1:逐一相加(见教材第 12 页); 算法 2: ; {使} ; {使}1 ; {求,乘积结果仍放在变量中} ; {使的值增加 1} 如果,转,否则输出。说明:1.算法 2 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算法 2 不仅形式简练,而且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其中,,组成一个循环,在实现算法时要反复多次执行,,步骤,直到执行时,经过判断,乘数已超过规定的数为止。算法流程图如右.练习 1:写出求值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例 2.设计一个计算 10 个数平均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析:由于需要依次输入 10 个数,并计算它们的和,因此,需要用一个循环结构,并用一个变量存放数的累加和。在求出 10 个数的总和后,再除以 10,就得到 10 个数的平均数。解: ; {使} ; {使} 输入; {输入一个数} ; {求,其和仍放在变量中} ; {使的值增加 1} 如果,转,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