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言实词第 1 课时 语境中的实词意义(复习课)关于“逸马杀犬”的事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这样的记载:“穆(修)、张(景)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唐宋八家丛话》中另有一说:“欧公(指欧阳修)在翰林,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道。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不已也。’”根据上述记载,关于“逸马杀犬”的事,就有六种写法:① 有奔马践死一犬。(沈括) ②马逸,有犬遇蹄而毙。(穆修)③ 有犬死奔马之下。(张景) ④有奔马毙犬于道。(《唐宋八家丛话》)⑤ 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同院) ⑥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1)“奔”与“逸”比较,哪个用得好些?(2)“践死”“毙”“死”“杀”各含什么意思?(3)如果追究责任,哪种写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答案 (1)“逸”比“奔”好:“奔”指跑得急快;“逸”有逃失、纵奔、奔不能止之意,写出了马受惊失控、恣肆狂驰的状态。(2)“践死”写出了死的状态和责任;“毙”“死”都是失去生命的意思;“杀”是使之失去生命,更能表现出犬死的责任在马。(3)⑤(以“犬卧”可看出犬死的责任完全在马)(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1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