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_第1页
1/4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_第2页
2/4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_第3页
3/4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何谓“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人皆有之,但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否健全、是否独立对一个人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独立人格要求人必须自主、自立、自尊、自强、不依附于他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个性,就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一个民族是很难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群体性、共性取代个性,许多教师甚至大搞“听话教育”,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其人格的独立性往往被忽略,被冲磨成一颗颗无棱无角的“鹅卵石”,大同小异,缺乏个性,相对过剩的“标准件”对社会而言毫无价值。这样的教育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现实状况显然与我们今天所实行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适应于 21 世纪的人才?笔者认为,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实施教育的时候首先就应该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重视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就是广大的班主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班主任首要的就是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即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等,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时代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下面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更新教师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强化学生自主精神。1、班主任要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建立起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今天,“师道尊严”仍占很大的“市场”,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深受“教师拥有绝对权威地位”思想的禁锢,一些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班集体中,教师喜欢听话、顺从的学生,如果班上有学生敢当面与教师顶嘴,揭发教师的短处,那肯定是“大逆不道”的,是要受到严厉的批评和压制的。在这样的“绝对权威”的面前,听话受表扬,不听话“遭殃”;怀疑的种子未待萌发而枯死,创新的火花未及闪耀而熄灭,久浸于这样的育人氛围中,学生学会的是“服从”和“看班主任眼色行事”,变成了一群“唯唯诺诺”的应声虫,形成的是怯懦、认知模糊、情感消极、行为懒散等人格缺陷。学生人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