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浙江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按题目要求作答。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4.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 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 I)(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自然环境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