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二 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试题VIP免费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二 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二 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二 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试题_第3页
3/7
题组二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典例剖析](20分)(2014·山东理综,31)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2H2S(aq)+SO2(g)===3S(s)+2H2O(l)(Ⅱ)S(s)+Na2SO3(aq)=====Na2S2O3(aq)(Ⅲ)(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为______________溶液。(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_______。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评分标准](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2分)(有“液面、水柱高度不变或不下降”给分,其余不给分)防止倒吸(2分)[“防止E中溶液倒吸(入C)”得分,其他描述性的词,不能体现作用或有歧义的均不给分]NaOH(合理即可)(2分)[“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碱(性溶)液”、“KMnO4”均得分](2)2∶1(2分)(3)c(2分)(写“C”或“饱和NaHSO3溶液”不得分)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2分)[下列不得分:控制A中反应速度或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速度(注:无表示操作的字词)]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2分)[“沉淀(固体)不再生成(或溶解)”、“黑色固体完全溶解”不得分]ad(3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或HCl)(1分)(无HCl或选硫酸或硝酸,全题0分;前面没加“盐酸”而是直接加“盐酸酸化的BaCl2”,全题0分;加“盐酸和BaCl2”的得2分),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1分)(有“上层清液”、“过滤”即得分),滴加BaCl2溶液(1分)(“BaCl2”书写成“BaCl”不得分;BaCl2之前加“AgNO3”的不得分)[阅卷人的忠告](1)“液体高度保持不变”正确作答的考生接近一半,答题中有错别字(如“柱”写错)不得分,部分考生因表达不准确不得分。“防止倒吸”正确作答的考生一半左右,部分考生将其用作“反应容器”不得分。“NaOH”多数考生能正确作答。(2)“2∶1”正确作答的考生不足三分之一,说明多数考生不能综合把握三个反应之间量的关系。(3)“c”多数考生能正确作答。“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正确作答的考生接近一半,部分考生因语言表达不准确不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正确作答的考生一半左右,部分考生表达不规范不得分。“ad”正确作答的考生一半,只选a的考生接近三分之一。(4)本问为简答题,阅卷时三个得分点分别是“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考生能得3分的不到三分之一。[挑战满分](限时25分钟)1.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ΔH<0(1)如用右图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化学 考前三月冲刺 高考13题 第26题 题组二 无机物制备及性质实验的综合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