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疑案 皇太极 公元 1626 年 9 月,六十八岁的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因宁远战败,深受炮伤,未留遗诏,含恨而逝。在不见刀光剑影的继位争斗中,身处不利地位的皇太极,却力克群雄,终于继承先父遗位,成为大清的第二任皇帝。 是皇太极先后纠正了先父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完善了后金的政府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 是皇太极确定统一华夏的宏伟目标,是他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 是皇太极命令军队建造当时最先进,最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是皇太极用计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箭一炮,使崇祯皇帝“自毁长城”,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为顺治元年(1644)年的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的智谋,竟然得以扭转劣势,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皇太极文治武功的背后究竟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大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回望他金戈铁马、文治武功的传奇一生。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 今天讲努尔哈赤的继位者,清朝的第二个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 35 岁登极,在位 17 年,享年 52 岁。皇太极的一生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天聪朝时期,和崇德朝时期,今天我按照皇太极的人生轨迹分作五个题目来讲。 一,少年励志,登上大位。皇太极小时候和女真少年一样,五六岁就练习骑马射箭,七八岁就驰骋山林,弯弓射猎,所以他就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和娴熟的技艺。当时女真人出去打仗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欢欣雀跃,泣请随行”。通俗地说,哭着、喊着要跟着去打仗。皇太极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他是文武兼长。他很有幸,他 7 岁的时候,努尔哈赤主持创制了满文,并且开始推行。所以皇太极是满洲少年当中第一批学习满文的。因为他刻苦学习,后来皇太极是精通满文。他还很有幸,在努尔哈赤的衙门里面,有一位浙江籍的汉人,叫龚正陆,负责汉文文件的起草和机要工作。他向龚正陆学习汉文,所以皇太极小时候,既通满文,又略通汉语。朝鲜有一本书里说,说胡将中,就是努尔哈赤这些子弟将领中,惟独皇太极识字,就是说皇太极既精通满文,又粗通汉语、汉文。这在当时的女真青少年当中,皇太极可以说是佼佼者。不仅如此,皇太极从 7 岁开始,就管理家务,他父亲把这个事情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