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四 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多数散文不是直接抒情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完成。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考题型有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考点突破一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散文中的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目的并非塑造形象,而是借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或事物),也可以有多个中心人物(或事物)。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一、研读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母亲》)概括分析物象特点: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根河之恋》)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说起梅花》)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二、熟知解题方略(1)从叙事情节中分析概括。分析事件,理清情节,从中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2)从人物描写中分析概括。抓住对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标记出重点语段,这是分析概括的依据。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概括。(4)抓住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进而分析概括。概括分析物象特点“3 步骤”注意:第三步不是答题必有,有些只要求概括特点的可省略。典例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注】人的母亲河。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一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