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_第1页
1/8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_第2页
2/8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_第3页
3/8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2015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问题思考】议一议 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了什么后果? 读一读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 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辨一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考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1.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问题? 2.为解决农业问题赫鲁晓夫做了怎样的努力?精讲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3.有的学者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结合图一对上述评价进行合理解释。图一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 4.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苏联 GDP 增长率大幅提高,结合图二分析其对策是什么?图二 1953~1983 年苏联与世界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图 5.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精讲 改革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失败原因赫鲁晓夫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侧重于农业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即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考点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1.结合下表及图三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怎样的国内政局?20 世纪 80~90 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图三 食品缺乏,居民排队购买 2.为此,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有什么举措? 3.再结合上述表格及图三说明,到 1990 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成效如何?为此,其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