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2015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问题思考】议一议 “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为什么多分布在东北? 想一想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辨一辨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 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从图一、图二看出新中国在生产力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变革? 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图一 图二 2.上述变革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精讲 (1)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2)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起点非常低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3)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加国防力量。总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3.上述变革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 4.图三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什么?图三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3 年 4 月出版图四5.为什么说图四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归宿是获得了“新生”? 6.以图三、图四为代表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1.1956 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其成功之处在何处? 2.下列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则是虚假的?哪一则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如何评价? 1958 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 1958 年居民将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图五 图六 3.(追踪社会热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表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然而在建国初的一段时间里曾出现过急的情况,对比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深刻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要求经济发展之“快”,可使我们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图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事件?其失误之处在什么地方?宝山县红旗公社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图七 4.图五、六、七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