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课文中挖掘作文素材 湖北长阳一中高考作文训练,除了进行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规范文体、锤炼语言等专题训练外,积累素材、恰当选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专题建立自己的。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发现作文最大的几种缺陷中,学生素材运用方面出的问题最多:材料单薄、运用不当、使用不准、滥用乱用、记忆不清、张冠李戴、老调重弹、生拉硬拽等。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作文内容不丰富、缺乏新意或材料不扣观点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教给学生合理运用素材,准确引用素材,紧扣观点分析素材,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现在,很多学生过于热衷社会新闻、名人逸事、时文选粹、明星动态、流行歌曲之类的素材。这些并无不当,但是千人一例,未必产生一例千用的效果。 其实,学生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取材于课本,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更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语文能力。高考复习中对教材的复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字词和作家作品这些文学常识的初级识记,要借助对课文的复习重温课文的内涵,深入挖掘,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教材,作文材料就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高考优秀作文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成就优秀作文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不妨从高考优秀作文中取例来认识课本资源在作文素材中的应用。《出入人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人生观的看法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性。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的收放自如呢?“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读过庄子《逍遥游》的人,有几个不被他那不受约束,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所折服?庄子的文章,不拘一格而又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理念完全不同的哲学精神,一种与其他诸子散文迥然不同的风格,表达出他的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的精神。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称其文章“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为文为人真够洒脱的了。不过深入其里而观之,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洒脱。文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又拘束于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