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二——评介人物【本讲要点】评价人物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重点讲解】wwwwwwww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弄清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四种。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从而更鲜明地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例 1】:《祝福》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初到鲁镇时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G,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再嫁、失夫、丧子以后的祥林嫂:“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C,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历尽折磨和打击后的样林嫂:“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肖像描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严酷的摧残 ,尤其是对眼晴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重打击下,她的眼睛由“顺着眼”变成“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又变得“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最后终于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的震撼人心的悲剧,正是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有力声讨。【例 2】:《守财奴》中对葛朗台临终前的描写,当神父让他吻镀金的十字架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个细小的动作,就把一个至死不变的贪婪成性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例 3】:《史记》中写项羽和刘邦看见秦始皇驾车经过时两人不同的话。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两人不同的话,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前者豪放勇猛,无所顾忌,后者谨慎稳健,胸有城府。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预示了两种迥然有异的命运。【例 4】:《项链》开头一部分对玛蒂尔德的内心活动作了详尽而细致的描写:“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惟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