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1/19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2/19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3/19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知识清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应对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2.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3.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4.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清洁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它从原料的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5.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轨道。考点梳理考点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⑴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数量大,低素质人口比重大,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⑵ 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⑶ 深刻的环境危机: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 21 世纪议程》⑴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从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⑵ 人口策略: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⑶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统筹规划,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问题;资源有偿使用,加大环保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 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许多发达国家快,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直击2010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1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