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 努力转变教学理念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新旧地理教学观念的诸多转变,论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地理新课程标准下新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学理念 吴传钧院士在谈地理教育改革问题时说:“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吴传钧院士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学生素质与地理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的地理教育比大学更为重要,因为它影响人的一生。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又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认识自然世界也要了解人文地理,并且通过对两方面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并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自觉地保护资源与环境;进而树立全球一体的思想观念,更好地理解和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中学地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一、新旧地理教学观念的梳理。(一)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较旧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传统地理教学侧重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规律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在多角度多层方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的经验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二)教学方式重心的转移。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先介绍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的过程应为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即先发现有思考价值的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新课程标准更遵循人的知识增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弥补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活动过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最终达到创造性的学习。(三)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所学知识的应用得到了强调。如在课后的"谈一谈""想一想"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新近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