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带的划分依据。2、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来改造环境。 【重难点分析】 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学法指导】 运用对比法比较不同地域的差体性。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 一 陆地自然带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举例说明) 三、识记世界主要自然带[互学探悟](通过此图分析下面表格哦) [博学领悟] 回 顾 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填出下图字母对应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自 然 带 的 延 伸 方向自 然 带 更 替 方向主要因素(成因)典型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因素(成因)典型地区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1)A B C D E F G (2)D 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受________交 替控制的结果。(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____。(4)F 自然带在西岸分布的纬度位置比东岸稍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 【学以致用】 读下面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3 题。1.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① 暖流 ②山地迎风坡 ③大气环流 ④ 植被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3.④ 自然带的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4.下列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A.南半球缺失苔原带 B.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 C.天山山麓的绿洲 D.塔克拉玛干沙漠5.此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 3000 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 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a 坡是向阳坡,L 坡是迎风坡C.b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 b 坡既是向阳坡, a 坡是迎风坡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