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中国能源现状,启发其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教学过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⑵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程(2002 年 7 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 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 4200 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 120 亿立方米。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 5.2 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⑴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⑵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 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⑴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 70%左右。⑵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① 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② 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 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