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澄城县高二语文《天下有道》学案

陕西省澄城县高二语文《天下有道》学案_第1页
1/4
陕西省澄城县高二语文《天下有道》学案_第2页
2/4
陕西省澄城县高二语文《天下有道》学案_第3页
3/4
寺前中学高二教(学)案年级:二年级 编写人:韩建文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3-2-27课题班级高二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语录,了解孔子用“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处世观念。过程与方法深深体味语录含义,了解孔子的处世哲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的精神。 重点难点1.学习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这一精神 2、背诵有关语录教学方法自我学习、熟读课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引子:孔子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这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它向着有道的境界前进。二、自我翻译第 3、4、5 则语录,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含义 怃然: 谏: 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1趋: 丈人荷: 芸明日大伦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合作探究备注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2当堂检测备注 阅读读四则语录,回答问题:1、 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至,则行矣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 以杖荷蓧 子路行以告C 子路拱而立 欲洁其身,而乱大论D 使子路问津焉 见其二子焉2、 文章开头描写丈人的回答与态度,你看出了什么?3、丈人植其杖而芸,已经不理子路了,为什么又“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请结合上下文简答 4、子路说的“不仕无义”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两句话什么意思?从全文的情节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拓展提升备注3 阅读课后相关链接教(学)后反思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澄城县高二语文《天下有道》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