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三课时教学案(中图版,必修 3)课题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三课时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自然区、经济区及内部差异的划分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总结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东部经济地带包括 、 、 、 、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 、 12 个沿海省级行政单位中部经济地带包括 、 、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 、 、等九个省级行政单位西部经济地带包括 、 、 、 、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十个省级行政单位2.中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________的差异、________的地域分布和________的不同。3.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1)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最高,________最低,东、中、西________排列,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差距在逐渐________。(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中、西部发展速度________。(3)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合作探究备注图 1-1-13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据图回答(课本)(1)东部经济地带包括那几个省市区(2)中部经济地带包括哪几个省市区(3)哪个经济地带区位优势较好 图 1-1-14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据图回答(1)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差异(2)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有何差异(3)为什么要实施东部经济地带帮扶西部经济地带当堂检测备注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 2~3 题。2.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