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 苏幕遮教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2、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 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 【学习难点】 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 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学习过程】 整体感知 一、诵读全诗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 溽( ) 楫( ) 浦( )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 ) 消溽暑 ( ) 鸟雀呼晴( ) 侵晓窥檐语( ) 梦入芙蓉浦( )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看看谁是小组里的“诵读明星” 诵读提示: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写出小鸟东张西望的神态。作者的心情从“燎沉香,消溽暑”的郁闷,转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的欢快。下阕朗读时放慢,末两句,充满深情、梦幻的感觉。 二、局部探究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1 3、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4、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当堂检测】 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