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兴平市2013高一历史《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自治区;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的作用和职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2、过程与方法: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加强课程内容预设计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对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一初步的礼节,并为课堂教学打基础运用调查访问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通过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景象访问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自治区划制度实施情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在历史的“再现”中,自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民主、共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这一理想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法治而奋斗的求真精神。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并参照学习过的政治知识,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感受宪法的尊严与庄重。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还处在初级阶段,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决不能低估。【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的建立;三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