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漠河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短歌行》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及“短歌行”体裁 2、掌握诗句中重要词语及语句的含义。【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掌握诗歌的内容。【学习课时】2 课时 【学习过程】【知识衔接】一、 了解必要文学常识(1)、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这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 “歌”“行”“吟”“引” 即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形式。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又称长律,一般为五言,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分辨一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2)、“歌行体”:① 定义:“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 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 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② 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掇( ) 子衿( ) 契( )阔 周公 吐哺( )衿( ) 呦( ) 掇( ) 陌( ) 阡( ) 讌( ) 匝( ) 哺( )2、掌握重要词语的含义几何:多少 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