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交关系的突破课标要求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与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策略。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及影响。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棵:回顾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取得哪些成就?(二)讲授新课: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简要介绍联合国的性质和成立情况,指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从此中华民国结束了它的历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按照国际公认的原则,台湾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应该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取消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但有没有恢复呢?为什么?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华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事件:1971 年 9 月 20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纽约开幕,从 10 月 18 日起,大会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辩论,10 月 25 日,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 23 国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两阿”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这一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提案的通过使得美国和日本提出的所谓“中国大陆和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