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专题 一、交流电 1、正弦交流电产生和变化规律 (1)条件:a、线圈 b、匀强磁场 c、转轴垂直于磁场 (2)规律:e=εmsin(ωt) u=Umsin(ωt) i=Imsin(ωt) θ=ωt(是 与 的夹角)或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 2、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εm=NBωS,ε= εm=0.707εm U= Um=0.707Um I= Im=0.707Im 3、变压器:只变换变化的电流(多为正弦交流电) 利用互感现象 (1)理想变压器 P 入=P 出 (2)公式: 只适用于两个线圈(一对原副线圈) 注意: (1)因果关系: a、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b、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来决定) (2)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线圈时对于变压器,P 出=P 入,I1U1=I2U2+I3U3+I4U4+…… 二、电磁振荡 (一)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1、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2、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 (二)LC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 两种能量,六个物理量 电场能(q,U,E)——这三个物理量能反映电场的强弱,三者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磁场能(I,B,φ)——这三个物理量能反映磁场的强弱,三者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由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是放电过程,(q,U,E)三者减小,(I,B,φ)三者增大,且电流从电容器“+”极板流向“-”极板; 由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是充电过程,(q,U,E)三者增大,(I,B,φ)三者减小,且电流从电容器“-”极板流向“+”极板; 三、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一)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振荡:电场和磁场做周期性的变化。 2、计算和实验表明:T=2π 3、单位:T——s,f——Hz,L——H,C——F 四、电磁场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定性介绍: 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稳恒不变的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 五、电磁波 (一)定义及其产生 1、定义:在空中传播的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处向远方传播。 2、产生:振荡电路中形成振荡,电流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从而形成电磁场,就能往外发射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特点 (1)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 (2)是横波:不是质点的振动,传播不需要介质。 (3)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为 C,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速度小于 C。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率是相同的。 (三)电磁波可能脱离电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