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2013 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2013 年 1 月 16 日上午北京考试说明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发布了,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较在试卷结 构、题型、题目数量、所占分值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是物理部分试卷占 120 分,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是 3︰5︰2,中档以下题占了 80%的分值,难题只占了 20%。但考试内容上相较于其他科目,物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与去年的考试内容相比,物理学科从 112 个知识点增加到了 117 个,其中新增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伽德罗常数、温度和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共 6 个知识点,删除了对相对论的考察。 增加的这 6 个知识点,也就是网上新闻常用的标题“物 理新增一本书”,而六个知识点其实并没有达到一本书的内容,最多只能算是选修 3-3 一本书中所学知识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热学部分知识的考察说是今年新增的知识点,其实并不是这样,北京高考理综在过去十年内关于热学部分的考题出现过 5 次,分别是 2004、2005、2006、2008 和 2009 这五年,可以说在过去的十次高考中有一半都出现了对热学知识 的考察,所以说热学知识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北京高考新增的知识点。 同时从考试说明给予的考察要求来看,除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试验外,其余 5 个知识点的难度要求都是 I,而考试说明的对于难度 I 的解释是: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可以说新增加的这 5 个知识点只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并不会出现综合应用类问题,所以同学们业不必过于担心。 以离我们最近的 2009 年第 13 题为例: 1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答案:D 说明:本题取材于课本,主要考察了在 分子动力论中,关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论述的实验基础——布朗运动。考生应该知道描述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做布朗运动所用的方法,它有别于其它描述运动的方法。它是相等时间间隔依次 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本题难度为 0.75。 在考试说明中将此题归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而其实本题并没有到达理解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