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建筑文化分析 -齐康 主讲人简介 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经主持包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怀安周恩来纪念馆等百余项工程的设计工作。齐教授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国情、运用中西方建筑的传统手法,探讨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做了不懈的努力。他的作品曾经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2 项、银质奖 2 项、铜质奖 2 项。出版《城市建筑》等专著 20 余部,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1997 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内容简介 齐康教授至今已经设计建筑作品一百余项,他的这些作品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区,这些建筑都体现出了地方的特色。在节目中,齐教授通过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博物院等作品的分析,对地区建筑文化的体现归纳出九点结论: 1、地区及地区的环境是建筑的属性。 2、建筑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各地文化形成了一个总的文化价值。应该把建筑的价值观提高到一个总的价值上来。 3、人类在认识自然和人造环境过程中,对建筑的理解常常会出现一种失去平衡的情况,这需要我们用正确的理论来纠正它。 4、文化是世界建筑世界文化里头最高的一个层次。 5、存在有意义,关系也有意义。讲文化的世界就是讲意义和解释建设的世界。 6、城市有四种人的观念:领导观念的城市、学者观念的城市、老百姓观念的城市和开发商观念的城市。应该把四种观念统一成一个整的观念。我们求得未来,就是要有未来的城市观念。 7、建筑设计应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 8、有六个字非常重要:传承、转化和创新。 9、用整合、整体的思想,分层次、分大小、分性质、分品味地建设我们新的社会主义的城市和建筑。 全文 我们建筑界的前辈,杨廷宝先生,梁思成先生,童寯先生,包括刘敦桢先生还有其他的老师,各地的老前辈吧,华南的也好,长沙的也好,都有些前辈,他们都对建筑与文化在那个历史时代,做出了非常艰苦的工作。对我们今天来讲,应当说是一个继续吧。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的时期,面临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的时期,我们国家的城镇面貌,有非常大的变化,有成绩、有缺点。所以我想,今天先谈作品,后谈我的论点,看看这个论点对不对。还有呢希望大家还是带着一个批判的态度,因为每个人的实践是非常非常艰苦的。 我的悲怆是什么呢,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再要下工地爬脚手架有困难,我喜欢实践,但是创作的实践不容许我再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