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记忆与应用一、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1、元素周期表结构及 1—36 号、主族及 0 族的元素名称与符号。2、元素化合价:化合价顺口溜及应用元素周期表理解化合价(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3、物质的分类:见二轮复习用书专题一4、常见化合物的溶解性:正盐溶解性顺口溜(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见水影无踪,硫酸不溶铅和钡,氯盐不溶银亚汞,其它未见也不溶——解释:钾盐、钠盐、铵盐可盐,硝酸盐也都可溶,硫酸铅、硫酸钡不溶,氯化银、氯化亚汞不溶,其它正盐一般不溶);强碱除氢氧化钙微溶外,其他可溶;碳酸氢盐、磷酸二氢盐及醋酸盐可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5、常见的强酸(高氯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溴酸、氢碘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其他一般为弱酸、弱碱。6、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见前面第二点二、书写无机化学方程式的经验规律(除电解反应外)1、 两种化合物反应时,先判断一种是否有氧化性(是否是常见的氧化剂),另一种是否有还原性(是否是常见的还原剂含 Fe2+、S2-、I -、SO32-的化合物),如是,则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常见变化写出产物(见一、2);如只要其中一个不是,则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只要简单交换离子写出反应(通常按正价与负价重新结合;若是双水解则阴离子与水中的 H+结合,阳离子与水中的 OH-结合)(酸性氧化物要先看成相应的酸,氨看成相应的氨水进行书写)因此要熟记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要注意化合价有升有降。 两种物质能否反应则看它们能否遵循由“强”生“弱”的原则。对氧化还原反应则必须遵循由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制取弱氧化剂(强弱还原剂)。对复分解反应则必须遵循由强酸(或强碱)制弱酸(或弱酸),由易电离制难电离,由易溶制难溶等(即产物中要有难溶物或难电离物质气体生成)。2、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大部分是置换反应,书写规律是反应后显正价单质的置换出化合物中显正价对应的单质;如 Mg 与 CO2反应 Mg 将 C 从 CO2中还原出来,不是生成 O2;显负价的置换出化合物中显负价对应的单质;如 F2与 H2O 反应生成的是 O2。但有一部分单质与化合物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如:氧气与 SO2、NH3(催化剂条件下)、CO、NO、Na2SO3、FeS2、有机物的反应等;Cl2与水或碱的反应;Cl2与 FeCl2的反应;Fe 与 FeCl3反应;金属(如 Cu)与浓硫酸反应;金属(如 Cu)与稀硝酸或浓硝酸反应等,这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