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曲线与方程》学案、1.直接法求轨迹的一般步骤:建系设标,列式表标,化简作答(除杂).2.求曲线轨迹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相关点法、转移法)、参数法、交轨法等.·=0,求动点 P(x,y)的轨迹方程.解 由题意:=(4,0),=(x+2,y),=(x-2,y),∵||||+·=0,∴·+(x-2)·4+y·0=0,两边平方,化简得 y2=-8x.例 2. 在△ABC 中,A 为动点,B、C 为定点,B,C且满足条件 sinC-sinB=sinA,则动点 A 的轨迹方程是( 典型例题基础过关 )A.=1 (y≠0)B.=1 (x≠0)C.=1(y≠0)的左支D.=1(y≠0)的右支答案D变式训练 2:已知圆 C1:(x+3)2+y 2= 1 和圆 C2:(x-3)2+y2=9,动圆 M 同时与圆 C 1及圆 C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例 3. 如图所示,已知 P(4,0)是圆 x2+y2=36 内的一点,A、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求矩形 APBQ 的顶点 Q 的轨迹方程.解 设 AB 的中点为 R,坐标为(x1,y1),Q 点坐标为(x,y),则在 Rt△ABP 中,|AR|=|PR|,又因为 R 是弦 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有Rt△OAR中,|AR|2=|AO|2-|OR|2=36-().又|AR|=|PR|=,所以有(x1-4)2+=36-().即-4x1-10=0.因为 R 为 PQ 的中点,所以 x1=,y1=.代入方程-4x1-10=0,得·-10=0.整理得 x2+y2=56.这就是 Q 点的轨迹方程.变式训练 3:设 F(1,0),M 点在 x 轴上,P 点在 y 轴上,且=2,⊥,当点P在 y 轴上运动时,求点 N 的轨迹方程.解 设 M(x0,0),P(0,y0),N(x,y),由=2得(x-x0,y)=2(-x0,y0),∴即∵⊥,=(x0,-y0), =(1,-y0),∴(x0,-y0)·(1,-y0)=0,∴x0+=0.∴-x+=0,即 y2=4x.故所求的点 N 的轨迹方程是 y2=4x. 1.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关键在于利用已知条件,找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这个等量关系有的可直接利用已知条件,有的需要转化后才能用.2.回归定义是解决圆锥曲线轨迹问题的有效途径.3.所求动点依赖于已知曲线上的动点的运动而运动,常用代入法求轨迹.小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