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课时 三角函数的应用(2)【学习目标】1.能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题型示例】例 1 如图, 某地一天 6 时到 14 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1)求这一天从 6 时到 14 时的最大温差;(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分析】仔细观察图象,注意分析图象特征。【解】(1)由图示,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 2 ) 图 中 从6时 到14时 的 图 象 是 函 数的半个周期∴,解得由图示, 这时,将代入上式,可取综上,所求的解析式为()例 2 设是某港口水的深度 y(米)关于时间 t(时)的函数,其中.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 0 时至 24 时记录的时间 t 与水深 y 的关系:t03691215182124y1215.112.19.111.914.911.98.912.1经长期观察,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下面的函数(例 1)中,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 ( )A. B.C. D.【分析】通过观察,发现表格中数据的关系、作用,找出对应的最大值、最小值,周期等。【解】,所以。故选 B例 3 受日月的引力,海水会发生涨落,这种现象叫做潮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某港口水的深度 y(米)是时间 t(,单位:时)的函数,记作 y=f(t),下面是该港口在某季节每天水深的数据。t(时)0361215182124y(米)10.013.09.910.013.010.17.010.0根据数据发现 y=f(t)的曲线可近似的看作函数的图象,请求出函数解析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为 5 米或 5 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 6.5 米,如果该船想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问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少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时间)【分析】学会观察,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解】由数据直振幅 A=3,b=10,周期 T=12,所以该函数为(2)由,知道,又得到所以或,得或,所以此船可以 1 时进港,17 时离港,因此它最多能在港内停留 16 个小时。【拓展创新】生物节律是描述体温、血压和其他变化的生理变化的每日生物模型.下表中给出了在 24 小时期间人的体温的变化(从夜间零点开始计时).时间024681012141618202224温度36.836.736.636.736.83737.237.337.437.337.237.036.8(1)作出这些数据的散点图;(2)选用一个三角函数来近似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