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练习题(-)1.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 ① 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④ 工农生产急剧下降 ⑤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2.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② 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任务之一 ③ 到 1957 年超额完成任务 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 ) ① 国营经济 ②合作社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 论断( ) A.反映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6.“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7.“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局面是在( ) A.1971 年 B.1973 年 C.1974 年 D.1975 年 8.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针对( )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 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9.1978 年 5 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篇文章发表于( )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解放军报》 D.《工人日报》 10.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 B.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C.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我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 A.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手段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