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素材新中国《共同纲领》诞生记1949 年 9 月 29 日在新政府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一份具有国家宪法地位和作用的文件。它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外交等基本政策。起草这份文件是筹备建国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共同纲领》数易其稿后被提交新政协第一次大会讨论,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撰写、修改、加工和完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众人的辛勤努力下,《共同纲领》日臻完善,得到了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全体代表的一致赞同,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同纲领”。1949 年 10 月 1 日,刚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集数十年革命实践之探索,毛泽东的建国思路日趋成熟 1940 年初,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开始绘就未来中国的蓝图。 中国向何处去?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进一步构思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基本框架。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老路,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环境,都不允许中国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到 1945 年中共“七大”的时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并将建国问题规划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即目前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的协议,成立临时的联合政府;第二个步骤即将来经过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正式联合政府。总之,都是联合政府。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的代表在一起,在一个民主的共同纲领之下,为现在的抗日和将来的建国而奋斗。他明确提出:“为着动员和统一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并建立独立、自主、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的民主党派,迫切地需要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 1947 年 12 月 25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