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 3 课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素材1.原始资料 古蜀文化区的地域与年代 巴蜀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是战国秦汉时才形成的。《史记·苏秦传》说秦“西有汉中,南有巴蜀。”《李斯传》载谏逐客书曰:“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在殷周之际,则只称蜀。《后汉书·光武帝纪》注:“蜀有巴郡,故总言之(巴蜀)”,就保留了古老的地域概念。殷墟卜辞与周原卜辞均有蜀无巴,故可遥称为古蜀文明。其地域范围我们曾加论证:“殷墟卜辞中的蜀的中心地区在成都平原,蜀文化圈的范围大体上和后来《汉书·地理志》所载与巴蜀同俗的地域相当。它在江汉地区与南传的二里头文化(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关于殷墟卜辞中蜀的地理位置,目前还有不同意见,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在“陕南或四川境内”。笔者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变。古蜀文化圈的内涵是所谓的“早期蜀文化”,以资与东周的“巴蜀文化”相衔接和区别。 这个文化圈的范围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具有三星堆──十二桥蜀文化性质的遗存在成都平原有密集的分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遗址在雅安沙溪、汉源麻家山、阆中坪上,忠县中坝以及江汉平原西部均有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含有蜀文化因素的多寡,和该遗存与成都平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呈现出蜀文化向外传播的波圈现象。可见,三星堆、十二桥确是古蜀文化区的中心遗址。 关于古蜀文明的年代,我们曾就中心遗址的出土物结合地层叠压关系,分期如下:遗址名称新石器晚期文化古蜀文明著录夏 商间殷商商末周初西周春秋广汉三星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考古学报》1987.2三星堆祭祀坑(一、二号) √ 《文物》1987.10;1989.5成都十二桥 早期中期晚期√√《文物》1987.12新都水观音 早期墓遗址晚期墓 《考古》1959.8成都羊子山土台 √ 《考古学报》1957.4成都指挥街 早期晚期《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 1987 年此表下接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此处从略。其年代推断为近年来碳十四测定所证实。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的年代在距今 4 740±115 到 4 075±100 年之间;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约3 935±240 到 3 165±285 年之间;第四期的年代距今 2 875±70 年。十二桥遗址早期年代距今约 3 680±80 年。总之,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用心 爱心 专心 过去,学者们囿于识见往往不相信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