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4.2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相关素材防震减灾中的 3S 高科技2004 年 12 月 26 日东南亚大地震已经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次大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使 损 失 更 加 惨 重 。 由 地 震 引 起 的 灾 害 统 称 为 地 震 灾 害 。 当 今 , 要 减 轻 地 震 灾 害 ,3S(GPS、GIS、RS)高科技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何谓 3S 技术呢?GPS:全球定位系统。应用该技术可监测活断层的现今活动状态和构造应力场状态,利用测出的地壳变形资料等可对地震活动进行预测,也是对地震活动、地震危险性评价的依据。 GIS:地理信息系统。该技术是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和编辑、信息快速查询、分析决策的先进工具。应用该技术,可将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各种有关成果,建成城市地震活断层及其危险性的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从而为城市建设规划、土地管理与综合利用、重大工程选址、建筑抗震防灾、震后灾害快速评价、政策决策和救灾指挥提出科学依据。RS: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进行对活断层的调查,并可制作相应的地图,是探测活断层及其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资料。此外,应用遥感技术还可对地震灾害进行快速评估。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3S”技术在防震减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若能与其他有关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大。为“数字黄河” 提供基础信息——黄河水保监测中心应用“3S”技术取得成果本报讯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 3 年来应用“3S”技术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进生态农业动态监测设备开展重点区动态监测,综合应用“3S”技术基本建成了流域动态监测系统,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奠定了基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牞技术性强,任务繁重。水土保持监测是为黄委会“数字黄河”提供基础信息的,是“数字黄河”的组成部分。水土保持信息数字化在“数字黄河”建设中所占比重较大,黄委会把流域监测中心站和终端站系统建设作为今年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近期他们在完成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终端站和直属分站的同时,在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将开展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对已经取得的遥感普查和监测进一步分析和深加工,形成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和数据库成果,建立相对完善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数字黄河”的组成部分。二是每年利用高精度的遥感信息源和先进技术手段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