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1/6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6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3/6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 课 题逍遥游计划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4、诵读积累文章中的名句,对其作简要的评析。【学法建议】1、从文本出发,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2、本文文学色彩较浓,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围绕“逍遥游”的理想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鲲鹏的神奇,画面极其壮美,它们达到了逍遥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批评它们?作者谈小大之辨是不是否定小而肯定大?你认为逍遥的境界是什么?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教 学 重 难点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教学流程\内容\板书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解说】本专题包括两个板块:“仰观宇宙”和“思想的光辉”。专题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第一板块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王羲之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的达观与自我排遣的情怀,而庄子则描绘了一个非经验、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逍遥游”。第二板块探讨的问题是靠思想和理性来探究外在广袤宇宙和内在复杂的人性。帕斯卡尔谈到思想的重要性,罗素则说明一个脱离平庸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仰观宇宙逍遥游※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理解本课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分析课文中常见文言句式特点。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4、诵读积累文章中的名句,对其作简要的评析。【学法建议】1、从文本出发,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2、本文文学色彩较浓,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围绕“逍遥游”的理想精神境界进行探讨:文章极写鲲鹏的神奇,画面极其壮美,它们达到了逍遥的境界了吗?蜩与学鸠上下翻飞自如,作者为什么批评它们?作者谈小大之辨是不是否定小而肯定大?你认为逍遥的境界是什么?庄子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发和意义?【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 369——前 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也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语文 第四专题 逍遥游教学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