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2 文言文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学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2 文言文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17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2 文言文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17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2 文言文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17
专题 02 文言文要点 1:通假字。【要点说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此题中的“机”“零丁”为同音通假,“闵”“蓐”为形声字通假,平时注意积累。【典例分析】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所赖君子见机(2)俨骖騑于上路(3)夙遭闵凶(4)零丁孤苦(5)常在床蓐(6)北冥有鱼(7)三餐而反(8)小知不及大知(9)此小大之辩也【答案】(1)(“机”通“几”,预兆。)(2)(“俨”通“严”,整治。)(3)(“闵”通“悯”,怜悯)(4)(“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5)(“蓐”通“褥”,草席)(6)北冥有鱼(通“溟”,大海)(7)三餐而反(通“返”,返回)(8)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9)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典例拓展】(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俊采星驰(3)四十有四(4)五尺之僮(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7)而御六气之辩(8)而后乃今培风【答案】(1)“销”通“消”,(2)“采”通“寀”,(3)“有”通“又”;(4)“僮”通“童”。(5)(通“耐”,能力)(6)(通“又”)(7)(通“变”,变化)(8) (通"凭",凭借)【解析】要点 2:分析古今异义现象。【要点说明】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不行”对应的是“不能行走”,还有是此意的转移,如“成立”转移为“成人”,还有词义范围的变化等,如“告诉”注意区分。【典例分析】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并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1)于时风波未静 (2)尝从人事 (3)悦亲戚之情话 (4)九岁不行(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7)零丁孤苦,至于成立(8)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9)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 (10)小年不及大年 (11)野马也,尘埃也【答案】(1)风波:指战乱(2)人事:指做官(3)亲戚: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4)不行:不能走路(5)秀才:优秀人才(6)上报:报答(7)成立:成人自立(8)告诉:申诉,诉说。(9)羊角:旋风 (10)小年:寿命(11)野马:流动的雾气。【典例拓展】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并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讲练结合系列)专题02 文言文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