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1页
1/13
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2页
2/13
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3页
3/1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2.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3. 各代表人物思想的内涵、特点、影响。4.孔子思想的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和影响,与时俱进的现实生命力。5. 西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明清批判思想家思想的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6.儒家思想在近现代的发展演变。7.考查古代中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国粹。8.从世界文明发展角度,这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做出了什么贡献,如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史的作用。注意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多样性或多元化规律。9.古代中国能够创造领先世界的科技和灿烂的文化的原因,但到近代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西方。10.要注意用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的主题。注意通过比较掌握中国科技发展在古代、近代、现代、当今的成就和特点。11.如何对待我们的国粹,如京剧、中医、国画、书法。【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1. 儒家(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3)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2. 道家(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 中国的绘画(1)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帛画——魏晋:文人画出现——唐:雍容华贵——宋元: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风格奇特。(2)民间绘画: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画、布贴画。【题型示例】题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例 1.(2018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1)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