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区域经济联系最新考纲探究线索核心素养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定位,熟知资源调配的调入区、调出区和沿线的环境特征。2.综合思维:结合资源调配工程建设,综合分析调配的原因及影响。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综合思维: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综合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2.地理实践力:实地调查家乡的工业结构,结合家乡工业结构的特点,为家乡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一、区域经济联系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能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2)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南水北调1线路A 东线B 中线C 西线起点江苏扬州丹江口水库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终点天津、烟台、威海北京、天津黄河上游线路特点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基本自流需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3.西气东输(2)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环境效益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经济效益提高了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效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4.西电东送(1)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2)三条线路(如图):线路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起点A 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D 三峡和 C 金沙江E 桂、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水电以2电站,B 黄河上游的水电干支流的水电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火电站终点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广东(3)经济意义:给我国沿海较发达的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三、产业转移1.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类型主要原因影响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促进迁入区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