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以区域图文材料、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如2017· 全 国 卷 Ⅱ ·T7 ;2015· 全 国 卷 Ⅱ ·T37 ;2014·全国卷Ⅰ·T36等。1.区域认知:以区域图和文字资料来呈现问题情境,结合区域发展进行设问,重点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2.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促进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材内案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地貌形态不稳定、沟谷纵横土壤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不合理利用土地过 度开垦 、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2.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3.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措施具体做法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等;坡面修建水平梯田等农业技术措施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1小流域综合治理[教材外案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 毫米以下←200 毫米以下←400 毫米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2(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内容(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防治措施: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 控制人口增长。1.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次生盐碱化问题次生盐碱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 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 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 土壤:表层土 层疏松人为原因①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 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