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区域图、光照图或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是本节内容的主要考查形式和方向,如2018·全国卷Ⅱ·T6。1.综合思维:能够结合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的演变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1.地球自转方向下面是地球不同状态下的自转示意图,读图填空。 甲 乙 丙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2.周期: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易误点拨]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 360°。而常用周期为 24 小时,称为 1 太阳日,自转 360°59′,此周期是昼夜交替周期,也是太阳高度变化的周期。3.自转速度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图,回答问题。(1)角速度① 大小: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 0 外,其余各地角速度约为 15°/h。② 规律:除南北极点为 0 外,其余各地都相等。(2)线速度① 大小:赤道约为 1_670 km/h,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 837 km/h,极点线速度为 0,任一点所在地的线速度是 1 670 km/h×cos α(α 表示地理纬度)。② 规律: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极点最小;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负相关1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