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区域经济发展[考纲展示]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命题点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题型设置 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考查形式 常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或区域图,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常结合产业结构变化图或区域图,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 64 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农业基地建设1.区域农业条件与农业布局(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甲□ 黑龙江 省、吉林省、乙□ 辽宁 省和丙□ 内蒙古 自治区的东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2)地形:主要包括□ 平原 、山地、高原三类地形。山地:西部为 A□ 大兴安岭 ,北部为 B□ 小兴安岭 ,东部为 C□ 长白山地 ,农业生产以□ 林 业为主。平原:东北平原包括 D□ 三江 平原、E□ 松嫩 平原、F□ 辽河 平原,农业生产以□ 种植业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 玉米 、水稻等。高原:G□ 内蒙古 高原东部,农业生产以□ 畜牧业 为主。(3)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4)土地:□ 黑土 、黑钙土为主,土壤肥沃。(5)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历史晚,□ 地广人稀 ;机械化水平高;对外交通□ 便利 等。12.农业基地建设(1)农业基地的地位我国最大的□ 商品粮 生产基地、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重要的□ 畜牧业 生产基地。(2)上图反映了东北农业基地的生产特征是□ 机械化水平高 ,高度□ 专业化 。考点 农业基地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下表。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繁(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甲地位于□ 东北 地区,乙地位于□ 西北 地区,丙地位于□ 长江 中下游平原。(2)丁地位于□ 珠江三角洲 地区。(1)东北地区□ 平原 广阔,土壤肥沃;纬度高,□ 热量 不足。西北地区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