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课时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1.地理条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国际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 产业结构 调整。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一、二产业比重□ 降低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劳 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 技术 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 上升 。(2)国家的□ 对外开放 政策。(3)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 港澳 ,靠近东南亚。(4)全国最大的□ 侨乡 之一。2.工业化与城市的推进考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与模式 (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 年 4 月 1 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 100 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1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 1980 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 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 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1980 年我国以第□ 二 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 大 于第三产业,深圳经济特区临近□香港。(1)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优势是邻近香港。续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2)上海浦东新区位于□ 长江 入海口附近。(3)雄安新区在空间上,离□ 北京、天津 有一定的距离。(2)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 优越 ,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上海市 ,经济腹地□ 广 。(3)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雄安新区与京津的联系需要依靠□ 快速交通和信息网络 的发展。2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条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理条件从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自身区位等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地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