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0
第二节 人口迁移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多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如2018·全国卷Ⅰ·T4~5,2016·全国卷Ⅲ·T4~6。1.综合思维:通过对人口迁移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空间变化并分析原因、影响与措施。2.人地协调观: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和迁出区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自然条件经常迁移流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15~19 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2.人口流动(1)概念: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2)主要形式外籍劳工中国的民工流形成原因以劳务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流动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较稀疏国家农村到城市、内陆到沿海1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大量引入外籍劳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并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移民也容易引发某些种族纠纷,导致排外情绪,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人口压力,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劳动力外流,会对国家造成损失对人口迁出地区来说,缓解了人口压力,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同时导致农村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对人口迁入地区来说,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但加剧城市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3.中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读 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图,回答问题。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当代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教学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